發布時間:2020-04-09 |
初春的湘江,乍暖還寒。天剛蒙蒙亮,負責清水塘大橋施工的工程部部長呂艷濤已經早早的起了身,梳理現階段大橋建設中的難點,鋪排當天的施工任務,組織召開晨會,看似平凡重復工作,疫情以來,他已經堅持了近50天。
清水塘大橋盡管尚在建設中,卻已被許多當地的人們評為“最美湘江大橋”。人們看到了它外在的優美,卻往往忽略了它內在的困難。清水塘大橋之困,困在雨季、汛期時間長,爆破、臨時工程的施工周期短,清水塘大橋之難,難在大跨度鋼桁架拱橋施工經驗相對較少,制造和拼裝工藝復雜。而歲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讓大橋施工成了公司清水塘老工業區產業新城項目建設的難中之難,困中之困。
春節剛過,項目大橋工區經理霍振東就聯系上了呂艷濤,要重新分析年前既定的生產形勢,評估疫情帶來的損失。此時,尚在河南老家的呂艷濤知道“疫情當前,只有迅速動起來,才能把清水塘大橋損失搶回來。”
動起來,要突破重重封鎖
在呂艷濤的老家河南,二月二有吃當地特色小食的習俗,呂艷濤的媽媽知道兒子要出遠門,提前給他備好了甜食。她知道,兒子一走,又將是大半年的分別,能讓兒子在外頭過節的時候,嘗到家鄉的味道,是她的小心愿。帶著家人的掛念,他義無反顧踏上了返回株洲的路。可原本探好的路線,現在卻臨時封了路,他不甘心原路返回,也不允許自己打退堂鼓。這時,他想到了河南老鄉,項目黨支部副書記李曉強。一天前,李曉強從河南成功返回項目。呂艷濤帶著在村委開好的證明,在李曉強的遠程領路下,幾經輾轉,突破重重封鎖,終于在二月初回到了工作崗位。
返回工作崗位的呂艷濤
動起來,要防疫復工兩不誤
一返回項目,呂艷濤就迅速組織向政府部門申報開工手續,爭取早申報,早開工。疫情期間,項目部實行防疫黨員包干責任制,身為黨員的呂艷濤,對口負責大橋分包湖南兆鑫的防疫工作。呂艷濤聯系兆鑫抓緊組織人員進場,做好人員信息收集和健康情況監測,及時上報街道、社區,并負責對兆鑫消毒、防疫物資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確保滿足復工條件后,率先開展復工試點,以試點帶動2月底清水塘大橋全面復工。
湖南經視、株洲電視臺
采訪呂艷濤
動起來,要沖鋒在前追工期
全面復工后,面對滯后的大橋工期,他知道,正常的施工資源配置已經不能滿足大橋施工要求,雨季汛期即將來臨,必須搶抓枯水期,全力推進工程進度。幾經協調,項目在原有的6臺沖擊鉆基礎上,再次新增了6臺,12臺機器同時投入一線。現場機器轟鳴,施工熱火朝天,眼看著大橋22號主墩封底混凝土澆筑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可這時家里卻傳來了母親因病住院的消息。大橋經理霍振東熟知呂艷濤默默擔當、從不叫苦喊累的性子,“大家、小家,你都要守護好,顧好了小家,才能建設好大家。”霍振東堅決要他回家。呂艷濤堅持把工作處理完交接好,才離開崗位返回家中,待母親情況穩定下來,他又迅速返回了大橋一線。
“疫情期間,急難險重的活,他都是搶著上,每天起得最早,休息最晚,他是我們的老大哥,也是我們的好榜樣。”大橋施工員馬博熙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為清水塘老工業區產業新城建設保駕護航,是我的責任。”呂艷濤說。
3月11日,歷經27小時的徹夜奮戰,清水塘大橋順利完成22號主墩首次封底混凝土澆筑,順利拿下開工后的第一個重大工程節點。望著遠處的23號墩,呂艷濤知道還遠遠沒到享受勝利的時刻,新的征程在等待著他和他的團隊。今年五月,他就將升級成為一名父親,而他,也將把清水塘大橋,當作自己親手締造的另一個奇跡,傾盡心血,領路護航。(供稿:王佰文 尹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