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7 |
1月21日上午,伴隨著400噸履帶起重機吊索的徐徐下放,清水塘大橋主橋首節段鋼結構平穩、準確的安放至設計位置,經過現場實時監測調整,就位精度在2毫米范圍內,符合要求。這標志著清水塘大橋主橋正式由下部混凝土結構施工轉入上部鋼結構施工,為2021年大橋主拱合龍奠定基礎。
公司承建的清水塘大橋,北接清水塘生態科技新城,南連栗雨工業園,全長約2.85公里。大橋主跨橋梁為雙層鋼桁架拱橋結構,跨徑408米,全橋鋼結構重約3萬噸,位列同類型橋梁世界第六位、中國第三位。與湘江其它已建成通車的大橋不同,清水塘大橋采取上下雙層布置,建設慢行通道,即采用了上、下層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流的布置方案,下層設置專用的人非通道,溝通南岸的濱江休閑帶和北岸的清水塘公園。弧形設計的大橋在兩岸公園映襯下,還未動工就已被市民傳之為“湘江最美大橋”。
本次吊裝的主橋首節段鋼結構重106噸,長14.6米、寬1.8米、最高點位6.3米,為邊跨上岸最重桿件。
根據規范要求成橋后位置偏差不大于10毫米,首節段作為后序安裝的基準其位置精度要求更高。項目部在吊裝前在橫向、縱向設置剛性定位,在高程設置液壓千斤頂進行微調。同時,在現場多次組織構件運輸和吊裝模擬測試,反復調試,尋求最佳轉運和起吊位置。安裝過程中項目部、協作隊伍、第三方監控三方聯測及時調整安裝精度,最終位置精度在2毫米以內。
同時,為保證此次吊裝順利進行,項目部多次召開溝通協調會和技術交底會進行統籌布置,并采用交底和反交底的模式,細化吊裝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將吊裝工作任務全面梳理,確保施工人員和操作人員明晰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
作為株洲市的第八座跨湘江橋梁,清水塘大橋一頭連接著產業布局,一頭連接著民生改善,并將成為連接株洲石峰區及天元區兩區域的新動脈,有效地加強軌道科技城、清水塘生態科技產業新城、株洲國家高新區以及武廣新城等四大板塊的緊密聯系。根據計劃,清水塘大橋將于2022年9月正式建成通車。
圖文:劉小港 尹俊杰 潘立立 張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