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23 |
2月20日,《新湖南》報道湘潭縣農村公路“雙保”工程
“現在橋梁修好了,公路上有了保安設施和安全提示牌,以前村里最擔心的交通事故和車輛阻塞問題,終于解決了。”2月20日,看著穿村而過的公路上完備而醒目的交安設施,湘潭射埠鎮合谷村負責人劉述庚欣慰地說。
和他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湘潭縣17個鄉鎮的廣大村民。該縣實施的農村道路“雙保”工程,為他們安全舒心行車提供保障。
針對農村公路彎道急、路況差、臨崖臨水地段多等安全隱患,2018年以來,湘潭縣實施農村道路保暢保安的“雙保”工程。
為解決該項工程實施中的資金瓶頸,該縣采取“一盤棋實施、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方面,由縣交通局籌資近千萬元,對包括砂易線的解放橋至洛口等嚴重損毀路段在內的縣域道路上安全隱患突出地段實施全面改造,對古塘橋、安營橋兩座四類危橋進行徹底改造,對291座農村公路橋梁進行全面養護。另一方面,縣里聯合中交三航局湖南分公司,共投入資金1.4億多元,對全縣涉及17個鄉鎮、總里程達1298公里的全部縣域道路上交通安設施進行全面完善和高標準改造,改造內容包含設置B級波形護欄、A級波形護欄、橋涵鋼筋混凝土防撞護欄及標志、標線等。
自項目啟動至今的26個月里,中交三航局湖南分公司派出265名專業技術人員和22名高級管理人員,出動大型專業機械35臺次,實施線路里程達992公里,共建設波形護欄建設波形護欄268303米、建造混凝土防撞墻973米、標線71239平方米、示警樁14338根,設立交通安全標牌標識4365塊。
在此基礎上,湘潭縣還把“雙保”工程向鄉村公路延伸,并在春節期間利用村民返鄉的機會,派出力量深入農村廣泛開展交通安全教育,著力消除城鄉的交通問題頑瘴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