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14 |
近日,公司參建的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獲得了2020—2021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金獎。公司繼獲評魯班獎后,再獲殊榮。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重大水運工程,工程的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含金量,對促進水運供給側改革、高質量打造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和推動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公司承建的福姜沙標段是二期工程最大的標段,需完成鋪設軟體排367萬坪,拋石約174萬方、預制安裝305個齒形構件以及福姜沙3條丁壩生態施工。福姜沙標段施工技術難度大,通航與施工矛盾突出,且生態環保要求高,項目部通過改進設備、創新工藝、優化方案等手段,在確保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攻克了深水、大流速條件下工程建設重大難題,提高了工程建設質量及效率,提前六個月完成主體施工。
攻堅克難,運用先進科技創新助力工程完工
“鋪排作業是航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序,軟體排鋪設的質量和進度,特別是相鄰排體間搭接寬度是鋪排作業有序進展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我們這一標段需要鋪設軟體排367萬平,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項目總工楊立文這樣介紹道:“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項目部利用船體航行軌跡,結合排體兩側距離船體控制點距離和MS1000成像系統作為排體鋪設過程中的實時控制方法,有效保證鋪設的排體質量。定位與鋪排的同步進行,提升了軟體排鋪設的精度和效率,使鋪排搭接損耗和船機租賃費用大大降低。”
除了鋪排作業這一難點,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還面臨著在長江急流中拋填和平整石基等問題。“這個拋石斜坡堤作為福姜沙標段的主要結構型式,不僅需要完成近174萬塊石的拋填而且需要進行水下拋石基床整平作業。”楊立文說:“長江的水深急流問題一度讓我們的工程施工陷入瓶頸。如何在急流情況下混合堤基床整平是一個非常難的技術攻關,為此我們經過多次實驗,最終研發了無線遙控水下步履式整平機。整平機可以自動調整整平控制標高,通過刮鏟和碾壓整平基床塊石,整平精度控制在±5cm以內,極大的提高了施工功效。”
“無線遙控智能整平機”創新技術因此還獲得了全國水運施工標準化十大技術創新成果獎。該技術創新了溜筒細拋工藝,可以根據現場水深情況精確控制拋石的水下位置,使塊石可以精確拋填到指定位置,降低了漲落潮對拋石精度的影響,確保了斷面一次成型,經濟效益也大大提高。
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福姜沙標段面臨的最后一個困難是需完成安裝305個齒形構件任務。構件安裝全部位于水下,安裝最大深度近18米。為解決惡劣施工環境下預制構件沒頂安裝問題,項目部成功研發了深水安裝專用吊具、測量架及測量控制系統,安裝時通過電腦屏幕上測量控制系統對構件安裝位置進行精確定位,構件在水下安裝到位后專用吊具液壓油缸水下自動打開完成脫鉤,利用可視化安裝系統,更直觀地掌握預制構件的水下狀況。實現了深水、大流速的復雜施工環境下構件精確測量定位,有效減少了潛水作業,降低了安全風險,提高了安裝質量和施工效率。
踐行生態施工,用環保理念打造綠色工程
為建設生態環保工程,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將傳統整治建筑物優化為生態型結構,為水生生物營造棲息環境,探索研發實施新型生態型堤身結構、生態型護底結構、生態護灘結構、生態護岸結構。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項目部在工程建設中還率先將新型生態軟體排、生態護岸、新型消能護灘等多種航道整治生態型結構投入試行,提升了工程的生態建設水平。
“我們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護環境,積極探索利用了工程區域內豐富的天然砂石材料,首次采用大型袋裝砂堤身作為壩體結構。”項目總工楊立文指著一片網箱說道:“我們在高灘區段則采用新型異形網箱作為堤壩結構,通過新型結構為植物營造了充分的生長空間,確保了現場植物長勢良好,生態結構穩定、效果優良,較好地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預期效果。”
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環保施工方案的成功實施也為后續深水航道生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項目部自主研發的《高強充砂管袋裸袋堤施工方法創新》也榮獲2018年度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活動QC二等獎。
圖文:馬甜甜 王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