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14 |
12月2日,公司長興2號船塢項目首創CAZ鋼板樁拔樁成功。
2號船塢是續、改、建項目,有著不同于其他船塢的特點和施工難點。按照新規劃,新建2號船塢寬度減小,對應的新建西側塢墻改為扶壁結構。但原規劃船塢西側200米范圍已沉10年的塢壁為鋼板樁結構,同一側塢墻存在扶壁和鋼板樁錨拉兩種型式,給施工帶來了很大難度。
進場后,項目經理許光亮和項目總工楊連佼就反復研究該側塢墻施工技術方案,經過反復推敲,決定將西側原廢棄的鋼板樁拔出后再利用,統一將扶壁塢墻改為鋼板樁塢墻。如能成功實施,將大大節約工期,同時也能節約工程成本。
CAZ鋼板樁已沉樁10年,共有138根,單樁長27米,重約10.6噸,拔出難度很大,且沒有先例。楊連佼牽頭組織項目相關部門和專業單位進行仔細研討,結合以往施工經驗,最終確定采用高壓水刀切割土體與液壓震動錘振動拔樁結合的工藝進行施工,并多次和業主和監理進行溝通,最終說服業主單位進行嘗試。
經過前期場地平整、開挖溝槽、降排水一系列的施工準備后,拔樁正式實施。歷時一個半小時,終于順利完成首根鋼板樁拔樁,得到業主、監理、設計等單位的積極的評價。
當前,項目樁基沉樁和塢口基坑施工也同步進行中,已完成沉樁管樁3462根,占總量的50%,塢口鋼支撐一共5道,目前正進行第3道鋼支撐施工。
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上海長興島海洋裝備基地由制造向智造轉型,推廣智能化生產線和綠色造船技術,打造世界先進的集總裝集成、系統模塊、核心配套、生產服務等為一體的全要素產業基地。該項目將建設形成涵蓋智能單元、智能生產線、感知系統等的完整智能車間體系,實現造船核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成為“十四五”中國船舶工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的新能級和新亮點。
文字:許光亮 楊連佼
圖片:武 澤